导读:网站小编婷婷据网络最新关于“百家姓取名大全:姓寻的女孩名字大全之分布”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!

20061J527-3.jpg

  全国四分之一“姓寻”在社港

  就在这个时候,浏阳社港寻氏四兄弟修了一座小桥,就是新安古桥。如今,这座浏阳唯一的廊桥已在社港镇合盛村矗立536年之久,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,见证历史变迁。

  2010年7月,为保存新安在社港镇新安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桥亭,横跨在捞刀河的支流上。

  明成化10年(1474年),当时明朝中央政府组织四万军人,修建了1700多里的城墙,就是保存至今的“明长城”。也桥古树、古桥的独特风貌,文物部门拨出专款进行恢复性修缮,目标是修旧如旧。

  每到夕阳西下,当地村民们便习惯在桥亭中小憩纳凉,聊天说笑。72岁的寻水阳老人坐在桥板上笑着说:“新安桥经历500多年的风雨,已经融为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。” 曾经的新安桥热闹非凡“每到夏秋之季的夜晚,我们就带着席子、被子睡在桥上。”寻水阳走向新安桥时,还说起小时候伙伴在桥上梦游,提着两只鞋子就跑还以为是抓到两只鱼的趣事。“新安村曾经是平江至浏阳的必经之路,以前桥上热闹非凡、人来人往,挑夫、车夫们到了新安桥总要把货物卸在桥头,坐在桥上歇息片刻再走。”寻水阳带着我们仔细端详这座东西走向、红砂岩条石砌筑的单券拱桥。好听的姓寻的女孩名字大全

  桥面上建有一座长15米、宽4.5米的尖山式悬山亭顶,上面覆着的青瓦上长满青苔。桥亭是全木榫卯结构,据老寻说,原来桥亭上一颗钉子都没有,去年修护桥亭时才扎上了铁钉。除了屋面的椽皮杉木材外,柱、梁、枋等都是本地的槠木材,由6组抬梁构架组装而成。29根圆柱分两组立于石基上支撑整座亭架,上置小斗承托梁檩。“这就是老桥的特殊之处。”寻水阳说,“中国的建筑都讲究对称,这座桥两边的圆柱却并不相称。”两边柱间安置着厚重的木垫座板,可供人坐卧乘凉。桥旁还有一棵参天古樟,为古桥遮风挡雨。 新安桥建于明成化十年“这座桥陪伴着祖祖辈辈们生活了几百年,我们的族谱中就记载着,新安桥建于明成化十年(1474年)。”寻水阳说,村民们对这座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说它饱经沧桑,兴建的年代应该更早,在宋元时期。记者翻阅了同治十二年的《浏阳县志》,上面明确记载着:“新安桥,距县百里通岳州平江孔道,明成化十年寻东南建,嘉靖八年(1529年)寻梦科大贵重修。”这座古老民桥已屹立风雨中535年,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称,它确实是浏阳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桥。由于桥面略高于周围地面,因此新安桥在数百年来的洪水灾害中未曾遭毁。“不过,这些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损毁。”寻水阳说,自己当时担任村支书,还记得桥亭两端梁架处悬挂有“新安桥”、“明成化十年建”与“新安桥”、“明嘉靖八年重修”两块横匾,这两块横匾也在“破四旧”中不知所踪。新安桥经过历代修葺,仍然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,但是整座亭桥有些倾斜。

  “这是浏阳保存最完整、始建时间最早的桥。”市文物局专家任新民介绍,过去是当地人过河的主要通道,廊桥有29根柱子,沿袭唐代建筑风格。虽然历经五百年沧桑,但整座桥没用一根铁钉,都靠木榫穿插固定,现在看来其工艺仍十分精湛。

  “小时候没有空调,我们在桥上乘凉、听故事,很舒服,一直到现在。”从71岁的村民寻常舟的话中,可以看出当地村民对这座古廊桥的深厚感情。去年,因桥边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樟倾斜影响,新安桥随时可能倒塌,村民们为了挽救古桥,自发凑钱进行修补。虽然在桥桩下填补水泥能让桥不至于再倾斜,但极大影响了这座古廊桥的气质。近日,浏阳市文物部门拨出专款,对新安桥进行恢复性修缮。虽然新安桥已经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功能,但其具有重要的历史、科学价值,也是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去年,因受桥边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樟倾斜的影响,新安古桥出现倒塌的危险,当地村民自发凑钱对古桥进行了修补。虽然在桥桩下填补水泥能让桥不至于倾斜倒塌,但不合理的布局对古桥的原貌有一定影响。浏阳文物部门获悉此事后,拨出专款对新安古桥进行恢复性修缮。“这是浏阳保存最完整、始建时间最早的古桥之一”,浏阳市文物局专家任新民说,该桥在历史上是当地人过河的主要通道,古桥有29根柱子,沿袭唐代建筑风格,整座桥没用一根铁钉,都靠木榫穿插固定,即使以现在眼光来看,其工艺仍十分精湛。“虽然新安古桥已经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功能,但其具有重要的历史、科学价值。”

  据介绍,古桥桥面铺的青石板在独轮车的碾轧下,中间呈现一条深深的沟,后人修缮时,将青石翻转过来。在这次恢复性修缮中,青石桥面也将按照原来的位置重新安放,恢复古风古貌,让它继续为人们述说沧桑的历史故事。